DNAmarker的用途及分类
DNA marker一般指的是分子量标记,在分子生物学试验中指的是电泳中用来代表DNA长度的标记,基因组学上是指个体特异性的遗传标记。那么DNA marker在不同的领域具体有什么用途和意义呢?
DNA marker的用途:
DNA Marker 是分子量不同的DNA片段,主要用途就是DNA 分子凝胶电泳时,加样用做对比来检测琼脂糖凝胶是否有问题。通过其大小可以粗略估算样品DNA分子量的大小。主要是要获得病毒等大的基因组片段,然后用适当的酶切,切割完全以后,就能得到相应的图谱。
现在常用的DNA MARKER有两种,一种是病毒等DNA经过酶切获得的,分子量大小有零有整,另外一种是固定数值的,比如100bp,200bp等。如果你手头有任何一个载体,而且它的序列完全清楚,那么可以采用PCR的方法获得一系列大小不同的片段,比如上游引物可以使用一个,然后用数数的方法确定下游100bp处的下游引物,扩增出的就是100bp的片段,200bp处的引物就是200bp的片段,依此类推,可以获得一系列不同大小的片段,扩增后,把它们放到一起,就获得了自制的Marker了。
DNA marker的分类或分型:
λ-EcoT14 I digest
λ-Hind III digest
φX174-Hae III digest
φX174-Hinc II digest
DNA Marker DL2,000
DNA Marker DL15,000
Wide Range DNA Marker (100 – 6,000)
Wide Range DNA Marker (500 – 12,000)
Wide Range DNA Marker (500 – 15,000)
20 bp DNA Ladder Marker
50 bp DNA Ladder Marker
100 bp DNA Ladder Marker
150 bp DNA Ladder Marker
200 bp DNA Ladder Marker
250 bp DNA Ladder Marker
500 bp DNA Ladder Marker
1 kbp DNA Ladder Marker
Supercoiled DNA Ladder Marker
SS琼脂-培养基配方-培养基
SS琼脂-培养基配方
SS琼脂是上海金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改良的培养基,产品符合中国药典,提供SS琼脂用途,原理,用法,配方,以及质量控制等信息。
原理:月示胨、牛肉粉提供碳源、氮源、维生素和矿物质;乳糖、葡萄糖为可发酵的糖类;三号胆盐、枸橼酸钠和煌绿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及大多数的大肠菌群和变形杆菌,但不影响沙门氏菌的生长;硫代硫酸钠和枸橼酸铁用于检测硫化氢的产生,使菌落中心呈黑色;中性红为pH指示剂,发酵糖产酸的菌落呈红色,不发酵糖的菌落为无色;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
用途:用于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的选择性分离培养(GB标准)
推荐使用方法:
1、称取本品63.53g,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
2、加热煮至沸,不必高压蒸气灭菌,冷却至45-50℃,
3、在无菌环境下,倒成平板,完全凝固后备用。
4、分离培养:用接种环取增菌液一环,划线接种于平板上,然后将平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0~35℃培养18~24h,必要时延长至40~48h。
5、 观察结果。
质控菌株 | 菌株编号 | 生长情况 | 其它特征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ATCC25923 | – | / |
大肠埃希氏菌 | ATCC25922 | +/- | 红色菌落 |
沙门氏菌 | ATCC14028 | +++ | 无色菌落,有黑色中心 |
福氏志贺氏菌 | ATCC12022 | +++ | 无色透明菌落 |
粪肠球菌 | ATCC29212 | +/- | 无色透明菌落 |
配方:
牛肉粉 月示胨 乳糖 三号胆盐 枸橼酸钠 硫代硫酸钠 枸橼酸铁 中性红 煌绿 琼脂 pH值7.0 ± 0.1 |
5.0 5.00 10.0 8.5 8.5 8.5 1.0 0.025 0.00033 17.0 25℃ |

马铃薯淀粉的作用及培养基的配置-技术文章
马铃薯淀粉的作用及培养基的配置
马铃薯淀粉是由土豆,包括土豆皮,煮熟后,干燥并精细磨碎。马铃薯淀粉应用广泛,尤其是在食品市场上成为国内外淀粉深加工行业的首选产品。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在实验室中,马铃薯淀粉又有哪些作用呢?
马铃薯淀粉的作用:
PDA培养基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简称,其做法是马铃薯去皮,切成块加水,煮沸30min(注意火力的控制,可适当补水) ,用纱布过滤,滤液加糖,补足水至100ml,装入三角瓶,高温蒸汽灭菌。
马铃薯培养基可提供微生物培养所需要的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维生素)还有无机盐。宜培养酵母菌、霉菌、蘑菇等真菌。
另外马铃薯淀粉还有一种发酵专用的,是白色粉末; 具有淀粉的特有气味。常用作微生物发酵用大分子低级碳源,用前最好用淀粉酶水解液化。
既然以上已经提到了马铃薯培养基,那下面我们就具体来了解一下马铃薯培养基的配置方法:
马铃薯去皮,切成块加水,煮沸30min(注意火力的控制,可适当补水) ,用纱布过滤,滤液加糖,补足水至100ml,装入三角瓶。
综合马铃薯培养基 20%马铃薯煮汁 1000 毫升 磷酸二氢钾 3克 硫酸镁 1.5克 葡萄糖 20克 维生素 10毫克 琼脂 18克 先配制20%马铃薯煮汁,方法同上。在煮汁中加入上述各种组分,加热溶解后补足水分,调整pH值到6。分装,灭菌,备用。 该培养基用于培养和保存灵芝、平菇、香菇等食用菌菌种。马铃薯糖琼脂培养基 把马铃薯洗净去皮,取200克切成小块,加水1000毫升,煮沸半小时后,补足水分。在滤液中加入10克琼脂,煮沸溶解后加糖20克(用于培养霉菌的加入蔗糖,用于培养酵母菌的加入葡萄糖),补足水分,分装,灭菌,备用。 把这培养基的pH值调到7.2~7.4,配方中的糖,如用葡萄糖还可用来培养放线菌和芽孢杆菌。 按所用原料不同,可分为两类:应用肉汤、马铃薯汁等天然成分配制的,称为天然培养基;应用化学药品配成并标明成分的,称为合成培养基或综合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就是天然培养基,综合马铃薯培养基就是人工合成的。
马铃薯淀粉的制取:
1.是将新马铃薯(土豆)洗净并挖去芽眼,削除表皮之后称重,取马铃薯200克,切成丝,在1000毫升水中煮沸15分钟~30分钟,稍冷却,后用四层纱布过滤,取滤清液并补充水分足1000毫升!这种利用马铃薯淀粉的方法应根据需要在制种时现制现用。
2.将去皮去芽眼的马铃薯打成细浆,盛在容器中加水调匀并用四层纱布过滤2~3次,将滤液自然沉淀,沉淀结束后除去上清夜,然后,将得到的淀粉薄摊于玻璃板上干燥。最终将充分干燥的淀粉密封在容器中,这样便可在今后需要制种时随时取用。制种时称淀粉20克,加水1000毫升即可。用这种方法制取的马铃薯淀粉的营养成分几乎不受破坏。
琼脂粉的使用及用途有哪些-技术文章
琼脂粉的使用及用途有哪些
琼脂粉是由琼脂糖和琼脂果胶组成的,是一类从石花菜及其他红藻类植物提取出来的藻胶。琼脂粉具有凝固性,稳定性,能与一些物质形成络合物等物理化学轻质,可用纸增稠剂、凝固剂、悬浮剂、乳化剂、保鲜剂和稳定剂等。那么琼脂粉的用途具体有哪些呢?
琼脂粉的用途:
琼脂是无营养的,也就是说一般生物,即使是微生物也不分解它(虽然琼脂属于糖)。因此,常用作为生物培养基,或者一些药物载体。琼脂因为有特殊的胶凝性质,尤其有显著的稳固性、滞度和滞后性,并且易吸收水分,有特殊的稳定效应;已经广泛使用于食用、医药、化工、纺织、国防等领域。
另外,食品工业上应用更广,作增稠剂、凝固剂,琼脂在90度左右融化,40度左右凝结为固体,常吃的果冻、凉粉里都有添加,可以说无害。还可用悬浮剂、乳化剂、稳定剂、保鲜剂。广泛用于制造粒粒橙及各种饮料、果冻、冰淇淋、糕点、软糖、罐头、肉制品、八宝粥、银耳燕窝、羹类食品、凉拌食品。
在微生物培养中琼脂粉的使用:
溶解性是琼脂粉不溶于冷水,易溶于沸水,缓溶于热水。检测凝胶强度为1.5%琼脂粉溶液在20摄氏度凝固后,能够表面不破承受的最大压强是800-1200g/cm2 在生物学实验中,微生物培养基、植物组培培养基常规添加琼脂粉的用量1.5-2% (工作浓度6-25g/L)。当实验中遇到琼脂粉不凝固时,常规的检测方法时pH值,浓度,温度,充分混匀等情况。
转铁蛋白应用-蛋白质研究
转铁蛋白应用
转铁蛋白(Transferrin)
Cas;11096-37-0
转铁蛋白是血液中一种主要的糖蛋白, 负责将肝组织(是铁贮藏的主要场所)的铁向其它组织的细胞运输。没有结合铁的转铁蛋白称作脱铁转铁蛋白(apotransferrin), 它能够紧紧结合两个Fe3 , 此时称为铁结合转铁蛋白(ferrotransferrin)。所有生长中的细胞表面都有铁结合转铁蛋白的受体,在中性pH条件下转铁蛋白与铁结合, 然后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在细胞内,在内体的酸性环境下, 转铁蛋白释放出铁, 但是仍与膜受体结合在一起, 并与受体一同回到质膜。当细胞外环境变成中性时, 转铁蛋白同受体脱离,并自由地结合铁, 然后又开始新一轮循环。实际上, 转铁蛋白穿梭于细胞外液体和内体之间, 避开了溶酶体, 快速传递细胞生长所需的铁。
基本简介
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siderophilin)是血浆中主要的含铁蛋白质,负责运载由消化管吸收的铁和由红细胞降解释放的铁。以TRF-Fe3+的复合物形式进入骨髓中,供成熟红细胞的生成。
TRF分子量约7.7万,为单链糖蛋白,含糖量约6%。TRF可逆地结合多价离子,包括铁、铜、锌、钴等。每一分子TRF可结合两个三价铁原子。TRF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半寿期为7天。血浆中TRF的浓度受铁供应的调节,在缺铁状态时,血浆TRF浓度上升,铁有效治疗后恢复到正常水平。
血浆中TRF水平可用于贫血的诊断和对治疗的监测。在缺铁性的低血色素贫血中TRF的水平增高(由于其合成增加),但其铁的饱和度很低(正常值在30%-38%)。相反,如果贫血是由于红细胞对铁的利用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则血浆中TRF正常或低下,但铁的饱和度增高。在铁负荷过量时,TRF水平正常,但饱和度可超过50%,甚至达90%。
TRF在急性时相反应中往往降低。因此在炎症、恶性病变时常随着白蛋白、前白蛋白同时下降。在慢性肝疾病及营养不良时亦下降,因此可以作为营养状态的一项指标。
有免疫试剂盒供应抗体级标准品。用免疫扩散或浊度法检测。正常成人参考值为2200-4000mg/L。新生儿为1300-2750mg/L。临床评价时常同时测定血清铁含量及TRF的铁结合容量(TIBC),并可计算出的TRF铁饱和度(%)。TRF亦可通过测定而间接计算估得,其计算方程式如下:
TRF(mg/L)=TIBC(μg/L)×0.70